全国政协委员赵延庆:促进工业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
中国网讯(记者 郑亮)工业机器人作为智能制造的核心装备,对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提升生产效率、优化产业结构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快速发展,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但仍存在一些限制产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全国政协委员赵延庆接受记者采访。中国网记者 郑亮摄影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赵延庆带来了一份《关于促进工业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赵延庆介绍,工业机器人作为智能制造的核心装备,在提升生产效率、优化产业结构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取得了快速发展,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然而,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仍面临诸多挑战,包括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产业链不完整、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
赵延庆说,通过加强核心技术研发、完善产业链布局、加快应用推广以及建立健全政策支持与服务体系,推动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进一步推动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要加强核心技术研发与创新。建议国家设立工业机器人核心技术研发专项基金,重点支持精密减速器、伺服电机、控制器等关键零部件的自主研发与产业化。同时,鼓励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深度合作,构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要完善产业链布局与协同发展。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紧密合作,形成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产业生态。特别是在辽宁等老工业基地,要推动产业集聚发展,建设工业机器人产业园区,吸引相关企业入驻,形成规模效应和集群效应。
要加快应用推广与市场培育。提案建议在重点行业实施“机器人+”应用示范工程,率先应用国产工业机器人,形成示范效应。同时,加强人才培养与技能培训,为工业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赵延庆满怀信心地表示,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将在全球市场上展现出更加强劲的竞争力和影响力,为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