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欢庆中国年 北京站广场上演非遗民俗秀
1月26日上午,“民俗表演进站区”活动在北京站广场热闹开场。图为延庆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跑竹马表演。中国网记者 郑亮摄
中国网讯(记者 郑亮)2024年12月4日,春节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2025年春节首次庆祝。在春运的大潮中,北京市各大场站地区客流如织。北京市重点站区管委会高度重视公共文化服务工作,以精彩的传统文化温暖旅客回家路。
1月26日上午,由市重点站区管委会与北京市卫健委、血液中心等相关单位联合举办的“民俗表演进站区”活动在北京站广场热闹开场。旱船竹马、五音大鼓、高跷秧歌、舞龙舞狮等非遗项目轮番上演,让返乡的旅客在归途中感受年味、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为旅客们营造“到站即到家”的欢乐祥和氛围。
本次活动表演均为延庆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曲段。跑竹马的队伍步伐矫健,演员们身姿轻盈地跨坐在色彩斑斓的竹马道具上,手中的马鞭挥舞的虎虎生风,竹马随着节拍“扬蹄奔腾”。踩高跷的队员们身着色彩鲜艳的古装或民俗服饰,扮演经典角色,表演走场、跳跃、劈叉等高难度动作。巨龙、醒狮登场,威风凛凛的装扮,配合激昂的锣鼓声,显得气势恢宏,画面壮观。精彩纷呈的活动引得周围不少旅客驻足观看,特别是小孩子们连连拍手叫好,沉浸在一片欢乐祥和的氛围中。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延庆旱船”表演。中国网记者 郑亮摄
延庆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踩高跷表演。中国网记者 郑亮摄
1月26日上午,“民俗表演进站区”活动在北京站广场热闹开场。图为舞龙表演。中国网记者 郑亮摄
1月26日上午,“民俗表演进站区”活动在北京站广场热闹开场。图为舞狮表演。中国网记者 郑亮摄
1月26日上午,“民俗表演进站区”活动在北京站广场热闹开场。图为传统说唱曲艺表演。中国网记者 郑亮摄
1月26日上午,“民俗表演进站区”活动在北京站广场热闹开场。图为出行乘客围观非遗表演。中国网记者 郑亮摄
延庆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踩高跷演员与现场观众互动。中国网记者 郑亮摄
延庆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跑竹马演员与现场观众。中国网记者 郑亮摄